profile

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

我是運動心理顧問、也喜歡閱讀。有豐富青少年輔導工作經驗,也是超級馬拉松愛好者。想知道更多關於運動、心理、教育的相關內容,歡迎訂閱喔。

Featured Post

跟自己的內在靈魂達成共識吧 --- 跑者如何以身練心

非科班出身的運動員跟教練 國內有玩三鐵的,應該很難沒聽過作者、是東華大學的徐國峰老師,本身也有參與三鐵活動,靠著自己的理論跟實務經驗,創造出令人驚訝的成績表現;但其實徐老師的專長並不是運動相關,求學背景是語言相關。這幾年在全世界已經有太多運動員的表現跟成就讓人驚艷,特別是它們的生活背景跟身份,有很多人都不是傳統的正規職業運動員,有看過是教授的要兼顧家庭跟訓練、也有是四處兼職打工賺報名費跟旅費的的、或是跟公司請假出來比賽就拿個世界級的冠軍等等。相信這些選手的身體素質固然不差,說是黑馬也只是因為不在相關產業活躍,要這些人長期持續有頂尖表現也不是不可能;但不是人人都想要成為職業運動員的;但可以從這些人身上看到的是,有足夠的訓練量跟強大的心理素質,才是可以拿下冠軍的最好組合,而這本書有很多內容都不是在談如何贏得比賽,可是如果要創造出好的運動表現,內心的表現絕對是重要的。 心口不一...

8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讓治療自由,一場挑戰性高的督導會議 紐約求學加工作十年的經驗,對於一個人來說應該是會被改變很多,所以當回到臺灣要從事老本行的時候,自然就會遇到很多跟自己很衝突的時候,那麼應該要怎麼辦呢?是要入境隨俗、尊重前輩跟業界、還是要堅持自己甚至帶回國外的風格呢?寫這本書應該算是作者很客氣的反抗了,如果那些跟她相遇的人們有看到這本書,或者會被氣得半死;但也不失為好好反思的時候,因為心理學本來就不是華人世界的產物,想要做出自己的樣子也不是不行,但是不是要先了解本質是甚麼?而不是講一套理想、做的是另一套威權形式,充滿了上對下。要如何展現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明白,那不是角色跟關係的問題,是個人如何呈現的問題。 單一學派?...

17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,而非準備好路給孩子 當家長還是當老師,在做的是屬於準備好路、還是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?這個世代的做法大多是擔心的、不理解的、緊張的,就通通直接喊卡,而且只是交代孩子還不夠,必須得親自看到、現場督導確定一切如自己所料,可掌握的才能放心,那麼這樣孩子會有成長的機會嗎?會有的、只是會長的很奇怪、會長的無法適應環境、會長的自以為是,因為他/她們根本無法知道社會跟外在環境的真實樣貌,所有看到的跟體驗的都是被安排好的,而且是低風險、低挑戰性的,而這一定不是好的安排跟現象啊,可是為什麼會這樣?套一句現在人的情況,生的少就容易每個孩子都是寶貝;但這些寶貝反而更讓人擔心。 殺不死你/妳的,讓你/妳更脆弱...

24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成癮 說到癮會聯想到甚麼?菸癮?毒癮?酒癮?大概就是一些藥物濫用的負面狀況,在這本書裡探討很多的內容是談毒癮的部分,可是回到癮這個狀態,它的部首是床字邊,說明了是因為不舒服而導致需要休養,那麼有沒有一種癮是正向的?是不需要戒掉的呢?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不會使用癮這個字了,所以說任何狀況、形式的癮,其實都是需要做調整的。 成癮形成三大主因 處在較為劣勢的環境:社經地位比較低、家庭狀況不佳、甚至是成長過程受到侵害等等 長期感受到壓力,缺乏自我調整機制:導致容易不安跟焦慮 大腦神經迴路異常:關於激素跟運作的部分 不管是弱勢族群還是調節能力不佳,很多時候就是一句話「迫於無奈」環境逼死人。如果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一切的人,應該沒有經歷過甚麼叫真正的絕望、沒有體會過待在地獄的感覺,想死又死不掉,最後只會在人間遊走。 成癮是一種標誌、一種訊號、一種苦惱的症狀...

about 1 month ago • 1 min read

經驗不是發生在身上的事,而是如何利用發生在身上的事 在運動場上的教練、選手甚至家長都會陷入練習量是最重要的;但如果有一項運動是一天只適合練習兩次,每多一次就會增加受傷的風險、效率的降低,那麼應該怎麼辦呢?其實這就相當於年齡越來越大了以後,無法負荷年輕時候的訓練量是一樣的概念;但這樣的概念並不是侷限在某些運動項目,或是等到年紀大了再來思考怎麼辦?因為已經有很多的結果證明,提升後的心理素質是可以解決更多難題的。 思考 有沒有一項運動或是一件事開始到結束,只需要注意一個環節就好了呢?單靠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了?那應該是沒有的,意思就是說要拿出好的表現,會遇到很多步驟、遇到無法賽前確定的場地、氣候、觀眾等等,然而若沒有辦法擺對順序、作到要求的時機點,就算前面都做得很好、甚至是倒數第二步了,還是會因為最後一步沒能搞定而功虧一簣,特別是沒有辦法重來的項目。思考的意義在於「積極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」了解自身狀態、判斷環境、解讀當下的情況等等,若是一昧著想要硬幹、幸運的話當然可以得到獎牌,就怕練了一身傷又沒有好結果。 感受...

about 1 month ago • 1 min read

如果我發現甚麼對我有用但對家庭有害,我就會將它逐出腦外。如果我發現甚麼對家庭有用但對國家無益,我也會盡力忘記。如果我發現甚麼對國家有益但卻跟地球或是人類會造成損傷,我會把它當成罪惡。因為我成為任何一個公民是偶然,成為人卻是必然。 倫理學在談的是選擇更適宜自己的,讓自己盡可能過得好,相信沒有人希望自己過的不好、把自己推向越來越糟糕的生活狀態;但是作為人類、屬於地球多樣性生物的一種,思考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、或是某個區域的利益、或是人類而已,得要是整個地球都放進去考量才是。 好?壞?絕對還是相對?...

about 1 month ago • 1 min read

針對新北國王球星林書豪違反WADA(世界運動禁藥管制機構)規定之「靜脈雷射」(ILIB)療法,P.LEAGUE+聯盟今天晚間做出正式懲處,將禁賽5場、罰款15萬元。為協助林書豪修復足底筋膜傷勢,新北國王安排使用「靜脈雷射」療法;但該療法被視為一種增強運動表現的方式,因此被世界反禁藥組織禁用。 「禁藥」顧名思義就是不被允許使用的藥物,在運動場上只要是會增強運動表現的,都會被列入檢驗名單裡,在不同運動項目的嚴格程度也不一樣。然而禁藥就一定是藥嗎?透過這則新聞來聊聊,禁藥不一定是藥、很多時候碰觸禁藥甚至是不知不覺的。 提高能力 增強運動表現的方式跟方向有很多種,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,因此興奮劑、荷爾蒙激素等等,一看名字就知道絕對是禁藥名單;而在醫療行為常常會出現的類固醇,在從前的棒球年代更是常客;但它的作用是從另一個角度發揮效用。 減少恢復的時間 當身體受傷的時候,就無法好好進行訓練、比賽,且這段時間的體能是會下降的;但如果可以減少恢復時間,自然就能繼續維持狀態,甚至訓練出更好的狀態,林書豪先生正是這樣的原因而碰觸禁藥規則,因為並非侵入性治療才可能違反相關條款。 阻斷感受...

about 2 months ago • 1 min read

從經濟角度看育兒跟教養? 說到養小孩這件事,應該很容易就聯想到關於錢的部分,而這也是現在許多人不婚不生的主因之一,因為認為養小孩實在是太花錢了;但是事情真的是如此嗎?窮養的孩子就一定沒有競爭力嗎?富養的孩子又能保證些甚麼嗎?還是說男寶跟女寶的養法又有所不同?作者提到並沒有要找出一種最適合的教養方式,事實上根據不同國家、種族、生活習慣等等,根本也不可能有一套這樣的完美公式。只是關於金錢的狀態去影響教養模式,從經濟學的角度去談這件事,很科學、很務實,因為數據是真的,倘若自己對教養有一套認知的話,不妨當做是另一種方向囉。 不同的教養模式...

about 2 months ago • 1 min read

心理師,就只是職稱而已 說起來心理師跟一般普通人沒什麼差別,只是一個職稱、只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了些心理學相關知識;其能力是否能運用在真實人生裡,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。關於人的證照,其實就是張文憑、像張入場券,它的取得評估過程是否真的嚴謹?它的取得能否有品質保証?在人心面前、可以有機會做好事的,就是有一個真誠的心。在生命面前,可以做的就是活過一遍。 照書養,不如照孩子發展需求養 書本的經驗哪怕取樣全世界、不同國家、不同種族、不同身分等等,那終究只是數據上的統計,而這樣的數據能不能適用在自己小孩身上?很難說、所以家長們會疲於奔命不是沒有原因的,因為很可能看了一本書、看到一個專家的論點、一個過來人的分享,結果只能處理其中一個小小的事情,而這樣的學習付出根本是不成比例的,更別提生活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。養小孩不見得要花很多錢、去找尋人們口中合適的教育理念、或是嘗試跟參考別人的照顧方式,但需要願意長時間陪伴且花心思觀察孩子,對生命保持熱愛跟想法,自然就會知道自己要如何去養小孩,甚至孩子會讓你/妳知道如何去教養他/她。 產後憂鬱...

about 2 months ago • 1 min read

去年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帳號叫「花小龍」的網紅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理由是他相當驚人的體態,對於不是職業運動員、也不是要參加任何比賽的一般人士來說,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存在,然而這樣的一位健身網紅,卻在後來消失了、是透過另一位網紅的影片才知道,他在兩人合作的影片之後,突然發現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為何而活?而現在的體態當然也跟先前相差很多。 一日三練+健身餐 如果要你/妳每天早上起床空腹喝黑咖啡,接著作有氧運動(跑步、騎車、爬山等等)中午吃乾淨的餐點(高蛋白質、低碳水、豐富膳食纖維)然後下午繼續練習、主要是徒手肌力跟核心訓練,結束後晚餐吃跟中午差不多的餐點,最後晚上再進行第三次練習,你/妳覺得自己可以維持多久這樣的生活? 打開先前的影片可以發現,花小龍先生幾乎天天都是這樣的過日子,一開始是自己練、後來是陪伴表哥練習,慢慢的「自律」成為了花小龍的代名詞,說到健身網紅名單很難不讓人想到他,可是這樣長期性的飲食跟運動,到底是好事還是潛藏其他危機? 心理健康優於身體健康...

2 months ago • 1 min read
Share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