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file

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

調整作息調整飲食,更要調整內心 --- 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

Published about 2 months ago • 1 min read

經驗不是發生在身上的事,而是如何利用發生在身上的事

在運動場上的教練、選手甚至家長都會陷入練習量是最重要的;但如果有一項運動是一天只適合練習兩次,每多一次就會增加受傷的風險、效率的降低,那麼應該怎麼辦呢?其實這就相當於年齡越來越大了以後,無法負荷年輕時候的訓練量是一樣的概念;但這樣的概念並不是侷限在某些運動項目,或是等到年紀大了再來思考怎麼辦?因為已經有很多的結果證明,提升後的心理素質是可以解決更多難題的。

思考

有沒有一項運動或是一件事開始到結束,只需要注意一個環節就好了呢?單靠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了?那應該是沒有的,意思就是說要拿出好的表現,會遇到很多步驟、遇到無法賽前確定的場地、氣候、觀眾等等,然而若沒有辦法擺對順序、作到要求的時機點,就算前面都做得很好、甚至是倒數第二步了,還是會因為最後一步沒能搞定而功虧一簣,特別是沒有辦法重來的項目。思考的意義在於「積極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」了解自身狀態、判斷環境、解讀當下的情況等等,若是一昧著想要硬幹、幸運的話當然可以得到獎牌,就怕練了一身傷又沒有好結果。

感受

如同先前所提當訓練量都是一樣的時候,那麼感受的狀況會是另一個關鍵的分水嶺,作者就寫到「有意義的重複更重要」回想練習的內容,身體做了甚麼事、有甚麼操作、最後產生了甚麼樣的感受,好的感覺要想辦法留住、想辦法趕快複製、想辦法弄到自然產生,而不好的則是要盡快忘記。

直覺

使用它的前提是建立在前兩項很完善的情況下,也就是說在思考的部分做的不夠多、累積的資料庫不夠豐富,那麼要用到直覺這個維度、要有好的成效應該是很碰運氣的。作者特別提到說有意識的狀態下其實是非常耗損身體能量的;但如果選擇讓潛意識去接管的時候,是會有其他好處的,特別是在速度、效率跟準確性的部分;但也限定一個情況下是要在比較好的或是正確的心理狀態。

成功的定義

作者提到常見對成功的定義有三項指標,分別是掌握、對事情的掌握程度有多少決評估自己是不是成功的;衡量標準、完成項目的進展或是KPI達成率如何,評估是否成功的一項依據;成果、不單只是完成還要看結果的狀況是如何?讓外界的定義來判斷自己是否成功。有些人覺得能參賽就是很利害、而有些人覺得不是冠軍就甚麼都不是,不妨先從這三個指標裡,選一個自己比較在意的部分然後去操作看看吧。

喜歡今天的分享,歡迎點擊下方的連結,或者直接回信跟我說說喔。

Bruce

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

我是運動心理顧問、也喜歡閱讀。有豐富青少年輔導工作經驗,也是超級馬拉松愛好者。想知道更多關於運動、心理、教育的相關內容,歡迎訂閱喔。

Read more from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

非科班出身的運動員跟教練 國內有玩三鐵的,應該很難沒聽過作者、是東華大學的徐國峰老師,本身也有參與三鐵活動,靠著自己的理論跟實務經驗,創造出令人驚訝的成績表現;但其實徐老師的專長並不是運動相關,求學背景是語言相關。這幾年在全世界已經有太多運動員的表現跟成就讓人驚艷,特別是它們的生活背景跟身份,有很多人都不是傳統的正規職業運動員,有看過是教授的要兼顧家庭跟訓練、也有是四處兼職打工賺報名費跟旅費的的、或是跟公司請假出來比賽就拿個世界級的冠軍等等。相信這些選手的身體素質固然不差,說是黑馬也只是因為不在相關產業活躍,要這些人長期持續有頂尖表現也不是不可能;但不是人人都想要成為職業運動員的;但可以從這些人身上看到的是,有足夠的訓練量跟強大的心理素質,才是可以拿下冠軍的最好組合,而這本書有很多內容都不是在談如何贏得比賽,可是如果要創造出好的運動表現,內心的表現絕對是重要的。 心口不一...

19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讓治療自由,一場挑戰性高的督導會議 紐約求學加工作十年的經驗,對於一個人來說應該是會被改變很多,所以當回到臺灣要從事老本行的時候,自然就會遇到很多跟自己很衝突的時候,那麼應該要怎麼辦呢?是要入境隨俗、尊重前輩跟業界、還是要堅持自己甚至帶回國外的風格呢?寫這本書應該算是作者很客氣的反抗了,如果那些跟她相遇的人們有看到這本書,或者會被氣得半死;但也不失為好好反思的時候,因為心理學本來就不是華人世界的產物,想要做出自己的樣子也不是不行,但是不是要先了解本質是甚麼?而不是講一套理想、做的是另一套威權形式,充滿了上對下。要如何展現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明白,那不是角色跟關係的問題,是個人如何呈現的問題。 單一學派?...

28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,而非準備好路給孩子 當家長還是當老師,在做的是屬於準備好路、還是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?這個世代的做法大多是擔心的、不理解的、緊張的,就通通直接喊卡,而且只是交代孩子還不夠,必須得親自看到、現場督導確定一切如自己所料,可掌握的才能放心,那麼這樣孩子會有成長的機會嗎?會有的、只是會長的很奇怪、會長的無法適應環境、會長的自以為是,因為他/她們根本無法知道社會跟外在環境的真實樣貌,所有看到的跟體驗的都是被安排好的,而且是低風險、低挑戰性的,而這一定不是好的安排跟現象啊,可是為什麼會這樣?套一句現在人的情況,生的少就容易每個孩子都是寶貝;但這些寶貝反而更讓人擔心。 殺不死你/妳的,讓你/妳更脆弱...

about 1 month ago • 1 min read
Share this post